Jing 實在是太久沒有寫文章了
這次 Jing 趁著假日和好友到利澤簡老街尋寶
有了不少收穫,覺得要好好分享這好地方兒~
很有可能這利澤簡老街的遊記要分成兩篇啦><
為甚麼叫利澤簡呢???
原來利澤古地名叫「利澤簡」,
過去是噶瑪蘭人利澤簡社(Hedecanan)的所在地,
老一輩都叫「奇力簡」(音:ㄍㄟ ㄌㄝˇ ㄍㄢˋ),意指「休息之地」。
在冬山河未截彎取直之前,利澤簡在冬山河下游蜿蜒的河道南岸,
可上溯河道支流各個聚落,下達河口的加禮遠港,
船運之便使利澤簡成為貨物集散地,造就繁榮街市。
↑↑↑ 真是抱歉阿~可惜當天不巧遇到喪事,就沒有拍了>< (圖片出處:Garmin)
Jing 這次的行程是從利生醫院開始,
逆時鐘用走的繞一圈,就是一趟利澤簡古蹟巡禮啦~
首先是利生醫院!!!
相信大家肯定對偶像劇「命中注定我愛你」還是很有印象吧!
就是這間醫院!!!
↑↑↑ 左邊的兩層樓是原先的農會,而右側僅有一層樓的才是原先的利生醫院唷~
↑↑↑ 右側是最早的利生醫院唷~
---利生醫院---
268宜蘭縣五結鄉利澤村利澤路66號
創建於1920年,
原為「利澤簡信用組合」,之後曾作為輕便車站、五結鄉農會,
位於利澤老街街頭,直到今日仍是利澤簡舊街的地標。
在民國四十、五十年代是利澤地區最豪華的西式建築,
利生醫院於民國62年買下這棟建築(農會),女兒牆還寫著英文的1973年。
其整體建築散發著歷史意義的藝術感,
圓弧的正面,漸次下降的山牆,長型的方窗和門廊,
濃濃的日式建築風味,給人ㄧ種不同時空的感覺,更突顯其特殊意義。
過去利澤簡港是蘭陽溪南貨物集散要地,附近有存放原木的儲存場,
但河道淤塞之後,已不復見船帆雲集的畫面。
利生醫院對面就是以前港口,現在變成網球場,
民國四十、五十年代冬山河龍舟比賽就在此地進行,
在旁邊有個帆船地標及「吉力港」勒石供後人憑弔。
利澤老街部分留有「亭仔腳」供旅客遮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資料來源:走讀宜蘭-景點
有沒有發現利生醫院的現況和偶像劇拍攝時,有哪些不一樣啊???
原來在2010年時,利生醫院有進行一翻修復唷~
外觀才能恢復成過往典雅的建築風格!!!
↑↑↑ 利生醫院的騎樓景象,就是「亭仔腳」喔~
↑↑↑ 利生醫院是利澤老街興衰的見證,現在由林家第三代子孫在這經營牙醫診所!
話說這才第一站,就讓 Jing 和好友感到唏噓!
雖然咱並未經歷過,但來到這老街彷彿就好像已經融入老街故事中~
↑↑↑ 在利生醫院的對面是利澤戲院!
---利澤戲院---
利生醫院對面的利澤戲院,屋齡不算久,
但造型設計頗有特色,兩處建物同為老街重要門面。
利澤戲院在一九六四年開幕,除了放映電影,
還有黑貓歌舞團、歌仔戲巡迴公演,
當地耆老回憶:歌仔戲巨星楊麗花到過利澤戲院登台,造成萬人空巷,有錢還買不到票。
而利澤戲院營運十多年後,受到大環境影響黯然停業,
幾年前作成衣工廠使用,可惜目前為閒置狀況。
見證了從廟口簡陋戲臺到寬敞新戲劇院的興盛時期,後又逐漸凋零的利澤地區娛樂史,
現在更是只剩下門口的招牌幽幽述說著往年的風華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資料來源:當地介紹
但是現在不定時都會有露天電影院~
想知道訊息還請鎖定──利澤簡民家館臉書粉絲專頁
↑↑↑ 當地導覽介紹,很用心呢^^
利澤戲院還留有當時的價目表及時間表呢!
還有可愛的小小售票口
可惜內部未開放,不能滿足 Jing 一日售票員的希望
接著繼續沿著利澤路繼續走,
會先看到一棟明顯有年紀且和附近建築物風格迴異的建築物,
↑↑↑ 是的,耶穌是主。這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─利澤簡教會。
---利澤簡基督長老教會---
268宜蘭縣利澤路41號
主後(指耶穌出生之後)一八七三年,馬偕博士踏入噶瑪蘭平原,並於一八七五年四月廿九日首次走訪奇歷簡(現稱利澤簡)。
一八八三年才開始在噶瑪蘭平原積極佈教設立教會。
一八八三年馬偕博士率領學生們來到噶瑪蘭平原向平埔番社傳道,
短短五年便在噶瑪蘭族群卅六社中設立34間教會,教會教勢甚為興旺。
爾後時移事遷,歷經戰亂、人事更迭,
加上文化的衝擊、人口的外流等因素,教勢逐漸沒落,教會隨之式微。
在最軟弱的時期,信徒們本著同心重振聖工的異象乃彼此招聚,集中在利澤簡教會敬拜上帝;
並得到歷任傳教師的殷勤牧養,教勢漸趨穩定。
隨即開始在利澤村卅一號建造新禮拜堂,
於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十四日舉行獻堂典禮,
一九八二年四月廿九日舉行增建二樓聖殿獻堂典禮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資料來源:臺灣基督長老教會
早期對於基督教,漢人大都排斥,因為基督徒不能燒香拜拜,
也因此利澤簡有句俗諺「吃教,死沒人哭」,意思即是「信基督教,死後無人哭泣祭拜」。
在利澤簡教會的斜對面就是利澤簡民家館!!!
↑↑↑ 這可是間百年老房子唷~
---利澤簡民家館---
268宜蘭縣五結鄉利澤路50號
開放時間:星期五、六 09:00~16:00
星期日 09:00~12:00
電話:0911-339-011 [ 盧姐]
宜蘭縣五結鄉利澤簡民家館,
門前廊柱的木匾「利澤簡民家館」,
是頭城書法名家康灧泉後代康懷所寫的隸書,讓人未進門已經有了古意想像。
本是早期民居,經營柑仔店,兼榨花生油。
傳至屋主賴幸一、盧瑞華夫婦,
2008年因當地「走尪」的民俗活動,被文化局相中,
同意整修保存傳統屋式做為文化資產,並提供為展覽場地、圖書中心。
每週五、六、日開放。
笑口常開的盧瑞華女士(盧姐),自願擔任志工,
她熱心介紹屋子的點滴,尤其是後院一口百年古井,
紅磚砌成的井垣,其下青石築成井壁,長年水清如鏡,可以照見一池雲天。
並且展出五結鄉民賴幸一的百年古文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資料來源:札記利澤簡老街的新詩聲
↑↑↑ 亭子腳下的地板,刻畫著當地傳統民俗活動「走尪」的景象。
有集章興趣的孩兒們,也可以來蓋個章唷~
↑↑↑ 一進民家館,就有不少介紹當地文化的刊物,還有留言板唷~
桌上白白、紅紅的剪紙藝術,
是當地廣惠宮虎皮平安符的其他手作小物唷~
裡面還有拓印、製作虎皮平安符等DIY!
↑↑↑ 這裡有許多當地特色明細片,可以悠閒坐在這兒寫明細片,並寄出喔~
↑↑↑ 賴家古文物
盧姐說呀~
這些是當時賴家阿公(賴進一的爺爺)擔任當地村莊的保正一職,
只要村莊有任何土地交易買賣,都得向保正登記。
當時整理老宅可是整理出厚厚的一大本,
現在所有正本以存放在政府的文化局內保存,
並且掃描成電子檔,讓遊客們能見見賴家阿公的一手好字
從掃描檔能看出仍保存完整,雖有撕裂部分,
但字跡清晰可見呢!!!
↑↑↑ 利澤簡民家館後院的古井
據盧姐說~
在民國三、四十年代,
這口古井可是供應著附近八大庄頭(清水、利澤簡、成興、新店仔、加禮遠、下福、寶斗厝、埤仔尾等,即現今利澤村、季新村、成興村)的民生用水呢!
利生醫院林家也有一口半邊井,但並不對外開放。
可惜前晚才下過雨水,水質有點混濁呢><
偷偷跟你說喔~
井底有一隻蟾蜍唷~~~
你要叫他,他才會現身給你看唷~
↑↑↑ 後來改用手壓泵浦,盧姐還特別把種植植栽美化唷~
但可惜這泵浦因年久失修,無法打水出來了><
有機會趕緊安排個利澤簡老街輕旅行,
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老街!
正如盧姐所言:「 這裡有的是故事,取之不盡用之不竭,多到可以拍電影不成問題。
但是魔鬼藏在細節裡,呆呆站著是什麼也聽不到的。」
還有呢!!!
欲知詳情,請見“ 利澤簡老街@滿滿收穫的輕旅行(2) ”!!!